不斷提升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和安全性,是清廉云南建設財政資金監管“清源行動”的重要任務,是我省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快建設“五個財政”中的安全財政,守牢風險防控底線的應有之義。

在持續深化推進“清源行動”過程中,為進一步規范預算管理,提升財政數據分析利用水平,省財政廳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強化財政資金日常監管,優化完善財政運行監測平臺,作為財政資金監管的“智慧大腦”,圍繞運行監測、決策分析、監測預警、報表管理和分析報告等維度開展財政運行監測分析。通過自動提取預算管理一體化生產系統等財政業務數據,動態監測及分析全省各地區的財政預算管理情況,對全省基礎信息、預算執行、財政庫款、財政往來款、電子支付、單位核算等業務進行動態監測。
平臺采集梳理了近18年來的財政收支旬月報、決算等歷史數據及預算管理一體化數據,開發了56個主題場景及2197個指標的梳理。通過持續升級迭代與功能拓展,構建起支撐財政資金監管的數字化底座,不僅穩定保障全省預算管理核心業務開展,更聚焦資金監管關鍵環節,實現財政資金“應納盡納、應監管盡監管”。
平臺基于“5大基礎模塊+36個功能點”,搭建起“5個一級主題+23個二級主題+56個三級主題”的監督框架,創新建立預警處置工作臺,實現“監測—預警—分析—處置—反饋”全流程閉環管理,從技術層面破解“監督滯后、監管分散”難題,推動財政管理從“事后追責”向“事前防范、事中糾偏”轉變。通過“技術+制度”雙輪驅動,將清廉監管理念深度融入財政管理各環節。
在財政運行監測平臺的助力下,實現了三個顯著提升。風險防控精準度顯著提升,依托數據模型與預警機制,精準識別暫付款長期掛賬、資金違規撥付等廉政風險點,提前介入處置,從源頭化解腐敗隱患。權力運行透明度顯著提升,全流程電子化操作消除“人情審批”“暗箱操作”空間,賬戶、收支、支付等關鍵信息實時可查。資金監管覆蓋面顯著提升,監測范圍從傳統財政收支延伸至暫付款、公務卡結算、工資發放、電子支付等全業務鏈條,覆蓋財政部門與預算單位雙主體,實現“資金流到哪里,監管就跟到哪里”,有效避免監管盲區與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