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筑牢財政資金“保險箱”
預算管理一體化建設是現代財政管理改革的重要內容。省財政廳堅持“全省一盤棋”,全面規范預算管理和硬化預算約束,建成全省大集中的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在持續深化推進清廉云南建設財政資金監管“清源行動”過程中,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以大數據賦能,不斷健全完善財政資金運行監測分析、轉移支付資金監控,搭建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平臺,強化財政資金全過程動態監管,切實將監管鏈條延伸至資金使用“最后一米”。
云南省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在業務流程上,設計時通盤考慮預算管理業務全部環節,上下游、上下級業務緊密銜接、統一規范,資金分配下達實現從預算源頭到會計核算全鏈條追蹤,解決了以往預算管理中業務脫節的問題。在業務管理上,一體化建設實現了業務的貫通協同和數據的集中管理,預算、指標、支出、核算層層關聯控制,相關預決算信息及報告由系統自動生成,改變以往人工編制的方式。預算監督則通過系統內嵌的規則,自動分析關鍵業務環節產生的數據信息,對疑似違規行為進行預警提示。在技術架構上,按照省級統一建設、州市分級管理的模式,采取全省一套系統、一個數據庫的方式建設,打破了以往系統獨立建設部署的模式,通過統一系統實現了規范全省業務、匯聚全省數據的管理目標,同時系統以“T+1”頻次將全省數據報送財政部,為開展轉移支付資金監控等業務創造了條件。

從監管的角度看,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打破傳統預算管理的固有局限,消除各環節、各層級間的信息壁壘,構建起覆蓋預算編制、執行、核算等全流程的統一管理平臺,實現全省預算管理數據的集中匯聚,每一筆財政資金的流轉都被系統精準捕捉,詳細記錄支出用途、支付對象、支付時間等關鍵信息,資金流向清晰可鑒。對每一筆支出向上可以追溯到預算指標,向下可以跟蹤到資金最終收款人,實現了財政資金從預算安排源頭到使用最末端全過程流向明確、來源清晰、賬目可查。依托智能分析預警機制,系統可以按照預設規則自動識別異常支出數據,輔助監管人員排查疑似違規行為、實時發出預警,有效防止財政資金的濫用與浪費。解決了以往資金監管不及時、不全面、不透明的問題,為深化拓展資金監管手段提供了強有力的數字化保障。
目前,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覆蓋全省各級預算單位近3萬家、用戶近10萬人,平均每日辦理支付業務5萬筆,峰值業務量達到單日30萬筆。截至2025年10月,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監控模塊預警,線上督促完成問題整改9157筆,為全省各級預算單位規范辦理財政業務和開展資金監管提供了有效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