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權莫私,徇私必成囚……”夏日炎炎,警鐘聲聲。鳳慶縣深化“庭訓+案學”沉浸式警示教育,組織“一把手”、青年干部、新提拔任用干部等關鍵群體走進庭審現場,通過6場次“零距離”警示課堂覆蓋450名黨員干部,持續深化“身邊案”教育“身邊人”的紀法實踐。
近年來,臨滄市紀檢監察機關構建“全周期管理”體系,推動紀法教育靶向發力、入腦入心。在雙江縣,一堂以近期查處的縣直部門“一把手”違紀違法案為切入點的廉政教育課直擊心靈。隨著案件通報深入,昔日“身邊人”淪為“案中人”的軌跡被層層剖析,參會干部在黨紀國法的丈量下,真切感受紀法威嚴。
耿馬縣創新“學員演、觀眾思”模式,在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鄉科級干部進修班等培訓中加入沉浸式廉政劇。學員自主編排的情景劇《黃粱一夢醒清廉》,通過藝術化手法呈現了黨員干部因違規違紀逐步滑向深淵的過程,代入感強。
鳳慶縣將處分決定宣布會變為“警示教育微課堂”,構建“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閉環機制。通過通報違紀違法事實、剖析案發根源、梳理制度漏洞與監管盲區、提出靶向整改要求,推動受處分人員所在單位黨員干部實現從“局外人”到“案中人”的角色代入、從“聽故事”到“照鏡子”的認知轉變。
“視頻中的案例樁樁件件都是身邊事、身邊人,既是‘活教材’,更是‘清醒劑’。”一名領導干部的肺腑之言,道出了滄源縣紀法教育的滲透力。滄源縣紀委監委深挖本土案例“富礦”,拍攝警示教育微視頻,用“同類事”警醒“同類人”,不斷提升紀法教育質效。
此外,臨滄市紀委監委聯合多部門推動紀律教育與黨性教育、廉潔文化教育貫通融合,市林草局將每年11月定為廉政文化宣傳月,系統開展黨章黨規黨紀學習與廉潔文化實踐;臨翔區開設“清廉先鋒?聲悅臨翔”廉政電臺專欄,通過經典誦讀、紅色故事分享等形式,讓紀法教育“聲”入人心。
“紀法教育既要‘大水漫灌’廣覆蓋,更要‘精準滴灌’強實效。”該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創新教育形式,推動黨員干部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參與”,提升紀法教育傳播效能與實效轉化,激活清廉建設“新引擎”,為護航高質量發展筑牢紀律防線。(楊成菊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