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處分后我一度意志消沉,是組織一次次的關心和引導,讓我重新正視錯誤、找回工作動力。”近日,在硯山縣紀委監委開展的回訪教育談話中,硯山縣某單位的吳某某向回訪的紀檢監察干部坦誠地說。這一幕,正是硯山縣紀委監委把回訪教育作為重要抓手,傳遞組織關懷、激勵干部主動擔當的鮮活體現。
今年以來,硯山縣紀委監委始終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將回訪教育作為強化紀律教育、促進干部轉化的重要舉措,針對受到處分的黨員干部,分類施策、精準發力,通過當面談話、電話回訪、委托所在黨組織回訪等多種形式,開展回訪教育280余人次,幫助受處分干部卸下思想包袱、解開心結,切實讓“跌倒”干部感受到組織溫暖。
為確保回訪教育不走過場、取得實效,硯山縣紀委監委制定《回訪教育質效提升工作方案》,建立“一人一檔、精準畫像”工作機制。在回訪前,通過查閱處分案卷、與所在黨組織溝通、了解群眾評價等方式,全面掌握回訪對象的崗位性質、違紀違法情節、性格特點、工作表現及生活狀況,量身定制個性化回訪方案和談話提綱,避免“一刀切”“模式化”,讓回訪教育更具針對性。
“回訪教育不是簡單的‘問情況、聽匯報’,而是要真正走進干部內心,幫助他們正視問題、改進不足。”硯山縣紀委監委第六紀檢監察室主任介紹,一方面與回訪對象開展“一對一”深入談話,耐心傾聽其思想動態和實際困難,引導其深刻反思錯誤根源、端正思想認識;另一方面,延伸談話范圍,與回訪對象所在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及同事代表交流,全方位了解其受處分后的工作態度、履職成效和群眾口碑,確保掌握情況客觀全面。
為鞏固回訪教育成果,硯山縣紀委監委注重做好“后半篇文章”,建立回訪教育結果運行機制,加強與組織人事部門的溝通協作,將回訪教育結果作為受處分干部年度考核、評先評優、崗位調整的重要參考依據。
“對思想轉變快、工作表現突出、群眾認可度高的干部,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情況。對思想認識不到位、整改成效不明顯的干部,持續跟蹤教育,督促限期整改。”硯山縣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通過差異化回訪、動態化跟蹤與靶向性反饋,形成“處分—回訪—教育—反饋—提升”的工作閉環,切實推動受處分干部從“有錯”向“有為”轉變,為硯山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干事創業活力。(王敏超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