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廉內助’,重在助規,貴在助責,核在助廉。家庭是反腐倡廉的重要防線,要以清廉家風筑牢廉潔根基……”近日,在華寧縣紀委監委開展的“清風伴月、廉潤家庭”主題活動中,一位干部家屬有感而發。
家風正則政風廉。近年來,華寧縣紀委監委將涵養清廉家風作為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著力從涵養“小家”清風入手,不斷豐富活動載體、強化監督預警、推動共學共建、突出文化浸潤,為清廉建設注入“大家”力量。
家風建設是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華寧縣紀委監委緊盯部門“一把手”家屬,采用“干部+家屬”聯動教育模式,聯合縣委宣傳部、縣婦聯等部門組織開展“家庭助廉”活動,通過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廉潔文化中心、手寫廉潔寄語,共同接受思想洗禮,教育引導領導干部及家屬嚴格家教、廉潔治家,自覺筑牢家庭助廉的堅固防線,推動廉潔齊家蔚然成風。
針對近年來年輕干部違紀違法案例時有發生的情況,縣紀委監委從教育、管理、監督三個層面綜合施策,整合家庭、單位等多方力量,通過下發家庭助廉倡議書、簽訂助廉承諾書、制作“廉潔月餅”等活動,幫助年輕干部繃緊紀律之弦、共樹清廉家風。
家風建設需凝聚各方合力。縣紀委監委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社會有效協同、干部積極參與的清廉家風建設責任體系,以廉潔家風涵養黨風政風、淳化民風社風。縣婦聯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好家規”征集評選展播,講好家風故事,讓優良家風成為滋養新時代廉潔文化的精神沃土。華寧二小開展特色主題活動,通過童聲傳廉韻、巧手塑清風、筆墨繪正氣等方式,家校共育清廉家風。寧州街道以“理論浸潤+實踐體驗+情感共鳴”三維模式為抓手,舉辦專題宣講、親子實踐等主題活動6場,吸引超100組家庭參與,推動良好家風在基層落地生根。
為提高家風文化的感染力,縣紀委監委注重宣揚本土名人的清廉故事、清廉家訓,將其與清廉村居相結合,打造一步一風景、一景一廉韻的廉潔文化宣傳陣地,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受到熏陶。此外,華寧縣多部門聯動,以“家風+紅色教育”模式,打造紅色教育基地5個,開發《人民的普大爹》《我不是英雄》等紅廉教育課程6個,將紅廉文化、家風家教等融入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之中,以“紅廉講堂”推動紅色廉潔教育傳承浸潤。
“家事牽國事,家風連政風。”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推進廉潔家風建設,教育黨員、干部注重家庭家教家風,用親情為領導干部筑牢反腐倡廉的防線,以好家風涵養好作風,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干事創業良好環境。(雷曉媛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