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了一點點蠅頭小利和個人私心的貪欲,把真正的寶貴財富給丟了,無顏面對組織……”5月24日,記者在云南省看守所見到了云南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和軍,他對自己的違紀行為悔恨不已。
據了解,去年2月27日,云南省紀委監察廳網站發布消息:“經云南省委批準,云南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和軍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為配合省紀委快速查清和軍的違紀問題,擴大戰果,云南省委第一巡視組對云南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進行了專項巡視,深挖集團里的其他“蛀蟲”。
預期落空 陷入僵局
按照“突出發現問題,強化震懾作用”的要求,巡視前,省委第一巡視組認真梳理分析紀檢、組織、檢察、審計等有關部門提供的情況,確定巡視的重點人、重點事和重點問題,科學制定方案,形成整體合力。
隨后,巡視組召開了專項巡視云南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工作動員會,在云南日報、云南網等媒體公布了巡視期間的專門值班電話和專用郵政信箱,明確巡視組主要受理反映煤化工集團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和下屬企業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問題的來信、來電、來訪,重點是黨風廉政建設、作風建設、執行政治紀律和選拔任用干部方面的舉報和反映。其他不屬于巡視受理范圍的信訪問題,將按規定由被巡視單位和其他有關部門處理。
巡視組原以為云南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一把手被立案審查,加之該集團生產經營又走入困境,不少下屬企業停產或半停產,巡視動員大會召開和巡視公告上網、見報后,集團黨員干部和職工會因減薪、待崗、失業等積極反映集團內的違紀問題線索,進駐點、巡視值班電話和郵政信箱應該“非常熱鬧”。
讓巡視組意外的是,巡視組進駐集團后的一段時間里,雖然接到不少電話、信件、郵件,但大多是反映個人訴求和一般性問題的,個別談話也僅獲得一些粗線條和現象性的問題線索。原來預期的踴躍反映問題的情景并沒有出現。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如何才能高質量完成省委交給的專項巡視工作任務?怎么才能打開局面?
……
帶著一連串的疑問,巡視工作眼看就要陷入僵局。
抓住關鍵 有的放矢
“一定要抓住關鍵點、找準突破口,精確打擊、準確發力。”為此,巡視組組長多次召集專題會議,認真對省紀委提供的情況和巡視組進駐該集團后接受信訪、個別談話、網絡等渠道收集到的重要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并結合該集團的行業特點和容易產生腐敗問題的領域、環節,進行“碎片”整理并“拼圖”。
“知情人可能害怕遭受其利益關系人的打擊報復,擔心‘引火燒身’而不敢反映”“有的違紀問題手法隱秘,一般黨員干部群眾很難掌握”“如果拿不到關鍵的鐵證,手中沒有‘殺手锏’,繼續開展常規談話意義不大……”經過反復推敲,巡視組得出這樣幾個結論。
抓住了病因號準了脈,就可以對癥下藥。于是,巡視組決定把巡視重點放在干部群眾、網絡反映強烈的煤礦資源收購領域和審計發現私設小金庫的某鋁業公司,以及群眾議論較多的該集團下屬經貿分公司和房地產公司上。
兵貴神速,時機稍縱即逝。巡視組迅速調整戰術,安排專人負責,集中力量,有針對性地調閱了該集團煤礦收購和上述3家企業的部分相關資料,以及集團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會議記錄,以求從中發現違紀違規問題的“蛛絲馬跡”。
經過連續幾個日夜在資料堆里深挖細查,巡視組終于掌握了該集團2005年以來近50個煤礦(含探礦權)收購的具體時間、金額、主要負責人、經辦人、技術負責人和參與人、原礦主和部分“礦權定價”“會議研究”等情況,以及鋁業公司建設、生產和物資供應商、產品銷售商等相關情況,一些違紀違規問題逐漸“露出馬腳”,如該集團投資7億多元收購的10余個煤礦(含探礦權),地面設施建設了不少,但因各種問題,竟然10多年沒有產出一噸煤,每年還要不斷投入資金“探礦”和管護,成為集團的嚴重“出血點”;有的花巨資收購的煤礦根本不具備開采條件,成為集團沉重的包袱;不少煤礦收購前,不搞調查評估或調查評估走過場,有的煤礦是先談好價后再請中介機構評估,收購程序完全倒置;在查閱某鋁業公司財務資料中,發現該公司將年生產所需數十億元的原料采購權和產品銷售權完全交給同一老板控制的3家民營企業掌控經營……
巡視組分析認為,該集團花巨資收購“空礦”“貧礦”“廢礦”,絕不會是因為業務生疏,里面肯定隱藏有重大問題。
精準打擊 形成震懾
在掌握大量“書證”(會議記錄、財務資料等)和相關基本信息后,巡視組較為精準地挑選了一批責任人、當事人、知情人等作為談話對象。同時,根據不同談話對象和需要弄清的問題,精心準備了針對性極強的“清單式”談話提綱,談話方式變為準備充分的“二對一”和“詢問式”,基本封住了被談話對象對問題線索的“退路”,使其無法回避問題和矛盾。
效果“立竿見影”,有的談話對象談得臉色發青、虛汗直冒;有的談話對象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不但回答清楚了巡視組“清單”上要了解的問題,還主動向巡視組提供了很多重大問題線索。此后,一些想給巡視組反映情況的知情人,也從觀望、猶豫、徘徊中走出,主動聯系巡視組反映了一些較為翔實的問題。至此,涉及和軍的大量違紀問題線索被挖出,集團一些領導干部和中層管理人員的違紀問題線索也浮出水面。
巡視組趁熱打鐵,及時將情況整理上報省紀委。很快,該集團原董事長和軍和原常務副總經理李某等2名集團“老虎”因涉嫌犯罪分別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并被移送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截至去年9月,該集團12名涉嫌違紀的中層管理人員也分別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在查找違紀問題線索的同時,巡視組還及時向省委上報了《巡視煤化工集團情況反映》,既客觀反映了該集團的真實情況,又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整頓的意見建議,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省政府和相關部門拉開了對該集團全面整治的序幕。
“揪出了這些‘蛀蟲’,我們的企業有希望了!”該集團干部職工普遍反映。
據了解,云南省委第一巡視組僅2014至2015年對11個單位開展的巡視就發現各類問題226個,發現反映領導干部問題線索159 件,其中5名廳級、10名縣處級干部已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3名廳級、15名處級干部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或組織處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在巡視監督的推動下得以有效解決。( 楊大慶 黎永平 劉銅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