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位于云南省麗江市寧蒗縣與四川省涼山州鹽源縣之間,湖面海拔2690米,面積53平方千米,平均水深 45 米,最深處達 93 米。湖水透明潔凈清碧,始終保持Ⅰ類水質。
湖水向東流入雅礱江、金沙江,屬長江水系。整個湖泊,狀若馬蹄,南北長而東西窄,形如曲頸葫蘆,故名瀘沽湖。
瀘沽湖全景
瀘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稱。湖中各島婷婷玉立,形態各異,林木蔥郁,翠綠如畫,身臨其境,水天一色,清澈如鏡,藻花點綴其間,緩緩滑行于碧波之上的豬槽船和徐徐飄浮于水天之間的摩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幾分古樸、幾分寧靜,是一個遠離囂市,未被污染的處女湖。
瀘沽湖被環抱在青山綠林之中
瀘沽湖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尤其是以摩梭人獨特的文化和民族風俗使其具有獨特而豐富的內涵。瀘沽湖畔居住的納西族摩梭人,婚姻獨特,風俗獨特,家家之主,皆為女性,其家庭成員血緣,均為母系血統。
摩梭人
![]()
祖母房
歷史上摩梭社會沒有成文的法律,只有習慣法,用以調節和規范人們的行為方式,所以在摩梭社區, 一些社會習慣具有法律的效力作用,甚至上升為土司法。
摩梭人歌舞
瀘沽湖摩梭人傳統文化與生態環境的適應互作用,創造了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生態文化,形成人與自然互生共利、和諧相處的良性互動關系。這是世界上的一種普遍現象和共同規律,是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和重要資源。
摩梭婦女在紡麻織布
摩梭人就餐時實行分餐制,實際上是分菜共飯。主婦按每個家庭成員的食量及所擔負的勞動強度來分配菜肴,既衛生又合理。在分菜時,先敬長輩,后及晚輩。
摩梭人為小孩舉行成人禮
摩梭民居為具有典型民族風味的“井干式”木結構建筑,當地俗你“木羅子”或“木楞房”。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往往人口眾多,典型的摩梭民居是由4幢“木楞房”圍合而成的四合院。摩梭人的四合院直觀反映其婚姻形態、家庭組織和宗教信仰,是母系農耕社會的一種形式載體。
豬槽船
民族服飾也是受自然環境和生產方式影響的產物。摩梭人的服飾多以棉、麻為質料,古代興頭戴牦牛帽,穿自織的左襟麻布衣裳,耳貫銅、銀質的大壞,外披羊毛氈毯。近代以來,依性別、年齡不同,服飾略有差異。(麗江市紀委 楊大發 盧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