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調機制搭建的是一個系統集成的監督平臺,有了這個平臺,我們不再是‘單兵作戰’,業務部門發揮專業優勢,有助于及時挖出深層次隱形變異問題,提升發現問題的針對性和精準性。”駐富滇銀行紀檢監察組一名負責審查調查的干部談道。
面對銀行專業性強、業務多樣的特點,派駐金融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如何突破監督工作中存在的瓶頸,提升發現問題的能力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駐富滇銀行紀檢監察組自成立以來,不斷探索加強與駐在企業之間的監督貫通協同,將工作協作制度化,進一步完善溝通協調、重要情況通報、信息互通、協作配合等機制。
“多個中后臺職能部門參與戰略落地檢視和考核工作,且各自為戰,缺少統籌管理,使得業務部門日常應對戰略檢視和考核的事務性工作增加,導致檢視效率不佳,檢視結果不一。”“部分分支行未能站穩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立場,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中履職不力。對于該類政績觀偏差的典型,提請堅決實施服務實體經濟‘一票否決制’。”針對成員部門反饋的問題和建議,駐富滇銀行紀檢監察組認真梳理,建立問題臺賬,通過分析研判,將監督重心由“事后”轉向“事前”、將監督方式由“面對面”變為“肩并肩”。
今年一季度,在有效整合駐在企業紀檢、巡察、監事會、審計、風險、法律等內部監督部門力量的基礎上,駐富滇銀行紀檢監察組加強對富滇銀行政治生態、經營生態的分析研判,進一步擴充監督力量,將富滇銀行總行資產負債管理部、授信審批部、普惠金融部、鄉村振興中心等10個業務部門納入協調機制成員部門,發揮業務監督作用,打通了貫通協調的“最后一公里”。
面對如何激發各方力量積極主動參與監督這個關鍵問題,駐富滇銀行紀檢監察組主要負責人與新納入協調機制成員的10個部門進行了3輪談話,從思想上引導、方法上指導,幫助業務部門轉變認識,提高政治站位,厘清業務監督的職責定位,解決好不敢監督、不愿監督、不會監督的問題。
“協同開展監督,從眼前看,有助于對我們推動條線年度重點工作落實,從長遠看,這是共同構建富滇銀行良好政治生態、經營生態、發展生態的大事,我們責無旁貸。”在駐富滇銀行紀檢監察組牽頭召開的一季度監督工作協調會上,一位業務部門的負責人說道。
今年以來,駐富滇銀行紀檢監察組結合富滇銀行經營發展實際和風險防控形勢,圍繞“重點工作任務落實、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內外部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整改”三項重點工作,將工作作風不嚴不實,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新官不理舊賬等問題作為監督重點,在按季召開的監督工作協調會上,與各成員部門共同分析研判問題、商討解決措施。一季度,在確定以存款、貸款、利息收入、非息收入作為四大監督項目后,通過與相關成員部門19人次面對面談話,掌握富滇銀行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目標推進情況,形成每日關注、按月分析、按季督導的長效工作機制。一季度,各成員部門向駐行紀檢監察組反映問題26個,經分析研判,形成問題線索2件,持續關注問題4個,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完善制度1個,大大提高了成員部門的參與獲得感和機制內生動力。
目前,協調機制已成為駐行紀檢監察組推進監督統籌銜接的主要抓手,專責監督、內部監督、業務監督同向發力、同頻共振的監督格局已初見成效,將進一步推動監督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為富滇銀行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