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青,原名肖培茶,出生于云南省平彝(富源)縣后所鄉(xiāng)文筆山村一貧苦農民家庭。1945年考入昆明國立西南中山高級工業(yè)職業(yè)學校,攻讀普通機械專業(yè),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zhàn)爭時期,歷任平彝縣工委委員、縣委書記、縣解放委員會主任;新中國成立以后,任縣委副書記兼?zhèn)€舊礦區(qū)黨委書記等職。1979年4月因病逝世,終年56歲。
肖青
錫工們的貼心人——肖青
1977年,肖青任云南錫業(yè)公司老廠錫礦區(qū)黨委書記。老廠錫礦是云南錫業(yè)公司的一個大礦,有職工6000余人,生產任務占云錫公司的三分之一。因為工作繁重,肖青的身體漸漸地垮了下來,可工作的勁頭仍不減當年,堅持下車間,走坑道,搞調查研究,到現(xiàn)場解決問題。
1977年7月的一天,火辣辣的太陽曬得大地發(fā)燙,個舊市郊公共汽車站內,一群人站在一輛車前買票排隊上車。先上車的一個工人看見肖青也在當中,他驚奇地問:“肖書記,您怎么不坐礦上的小車?”肖青笑著說:“礦上的小車是辦公事用的,我是去辦點半公半私的小事,不能動用小車。”
有一次,肖青到羊壩底選廠調研,食堂的師傅見他身體單薄,要給他另做些好一點的飯菜,卻被他嚴肅謝絕了。他說:“現(xiàn)在正是廠里最困難的時候,我必須和大家一樣,黨員干部任何時候都不能搞特殊化。”說完,他走進食堂借了一個大碗,打了飯坐到工人們中間一道吃了起來。
1978年9月,肖青帶隊到外地參觀學習。入夜,在長途火車的車廂內,他把廠里按級別給他買的臥鋪讓給那些年紀大和患病的同志輪流休息,自己困了則睡在地板上。
在擔任老廠錫礦區(qū)黨委書記期間,肖青從不以權謀私,從不搞特殊待遇。他始終堅守著公仆的本分,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公而忘私”的崇高理念,將無私奉獻的精神刻入生命的年輪。
1978年11月,肖青在醫(yī)院檢查出患有血癌。為了配合治療,組織上找了當時緊缺的10支針水,委托他的愛人送到醫(yī)院為他治病。肖青得知此事后,耐心地做愛人工作,“組織上讓你拿來的這10支針水是戰(zhàn)備用藥,我們不能收。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作為書記我更不能搞特殊。”不搞特殊、不以權謀私,肖青一貫嚴格要求自己,也是這樣要求家屬和子女的。
1979年4月25日,肖青因病離世。病逝后,按照他生前的囑咐,家屬將遺體捐獻作醫(yī)學研究。
肖青雖然去世了,但他一生為革命、一心為群眾的高貴品質,已經成為干部群眾學習的榜樣。(鄒沁華 田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