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篷、棉被、應急燈……走進個舊市應急救災物資倉庫,一排排貨架整齊排列,各類應急物資分類存放。
“倉庫按‘半小時響應圈’標準,目前已儲備18種7397件防災物資,能滿足突發狀況下物資‘拿得出、調得快、用得上’的需求。”穿梭在高大的貨架間,個舊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向市紀委監委回訪工作人員介紹。
此前,個舊市紀委監委相關派駐紀檢監察組在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該市應急物資存在儲備不足的問題,隨即向市應急管理局交辦。該局迅速行動,積極協調資金,提前購置、補充儲備防汛抗旱、抗震救災等各類應急物資,為有效防范化解突發事件提供了有力保障。
入汛以來,個舊市轄區出現持續性強降雨。個舊市紀委監委聞汛而動,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緊盯責任落實、措施落地、工作落細,下好監督“先手棋”,繃緊防汛“紀律弦”,全力筑牢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堤”。
“請把防汛應急預案給我看一下。”“地質災害隱患點巡查具體是怎么安排的?”個舊市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派駐機構“貼身監督”作用,緊盯責任落實、物資儲備、隱患排查、預警響應等關鍵環節,以及水庫溢洪道、河道堤防、在建水利工程、地質災害隱患點等重點部位,運用“組組”聯動監督模式,深入防汛備汛工作一線開展監督檢查,通過擰緊職能部門防汛備汛“責任鏈”,推動發現并消除風險隱患60個。
基層一線是防汛備汛的“主戰場”。個舊市紀委監委織密織牢市鄉村三級“監督網”,將監督觸角延伸至基層末梢。錫城街道紀(工)委及時向各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下發監督清單,督促其圍繞各村(社區)防汛值班值守、巡邏巡查、地質災害點監測等精準監督,發現問題當場反饋,推動立行立改。雞街鎮紀委主動靠前監督,組織村務監督委員會力量,實地檢查轄區內防洪溝管理、溝渠維護等情況,推動消除問題隱患,防患于未然。保和鄉紀委深入各村委會,督促各村掛包領導、駐村工作隊、網格員等主動下沉防汛一線,開展實地督導和入戶宣傳工作,確保責任壓力傳導至“最后一公里”。(楊紫童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