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未執行‘四議兩公開’制度,擅自調整村集體牛場租金,這類問題或許并非個例,可作為監督重點在全縣推開核查……”日前,在孟連縣“紀巡審”協同貫通聯席會議上,一場圍繞監督問題的深度研判正在有序推進。
近年來,孟連縣積極探索“紀巡審”統籌會商、信息共享、協同實施的監督新模式,通過制定“紀巡審”協同貫通聯席會議工作方案,有效打破部門壁壘,厘清紀檢監察監督、巡察監督與審計監督的責任清單,讓“紀巡審”監督貫通聯動有章可循,持續釋放疊加監督效能。
“十三屆縣委第十輪巡察已向縣紀委監委移交問題線索31件。”孟連縣委巡察辦負責人介紹,該工作方案清晰界定了“紀巡審”三方的職責定位與任務分工,并建立季度例會制度,不僅實時共享監督計劃、問題線索、處理結果等關鍵信息,更通過專人臺賬跟蹤管理,確保監督鏈條閉環高效。
為避免重復監督、提升靶向性,巡前縣委巡察辦結合審計部門年度計劃擬定被巡察黨組織建議名單,獲批后向縣紀委監委、縣審計局全面收集被巡察單位的政治生態畫像、廉政風險點、信訪舉報及審計結論,讓巡察帶著“問題清單”出發、瞄準重點精準“掃描”。
針對巡察與審計業務的共通性,巡中創新采用“巡審同步、先巡后審或先審后巡”模式,推動巡察的政治監督優勢與審計的專業核查優勢互補。
去年3月,縣委巡察辦與縣審計局通過巡審聯動、同步進駐、共同反饋的方式對該縣芒信鎮開展“鎮村一體巡”。

“部分行政村存在財務報賬流程滯后、原始憑證缺失、審批手續不完備等管理不規范性問題,具體表現為……”在縣委第三巡察組組務會上,參與農村“三資”問題排查的巡察干部小唐,正結合與審計部門聯合核查的情況,系統匯報發現問題。
巡中會商,有助于提升發現問題的精準性。針對巡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定性歸類不準、擬移交問題線索政策依據不足等情況,縣委巡察辦與巡察組強化同縣紀委監委會商研判,通過“邊巡邊移邊查”的聯動模式,有效提升問題發現的精準度與巡察推進的效率。此外,在三方聯動過程中,還明確將整改落實情況納入巡察“回頭看”、審計整改跟蹤檢查及紀委監委日常監督檢查重要內容,形成全鏈條監督閉環,確保整改落地見效。
在紀檢監察、巡察監督與審計監督的協同聯動機制推動下,孟連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芒信鎮黨委系統構建起權責清晰、流程規范的制度體系,通過出臺《社屬企業管理制度匯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報銷內控管理制度》等制度文件,既有效堵塞管理漏洞,更推動監督效能實現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的提質增效。
“我們將持續深化“紀巡審”聯動監督模式,構建系統集成、銜接順暢、協同高效的工作格局,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單位、重點領域、重點項目予以重點監督,持續提升監督治理效能。”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劉松琳 || 責任編輯 王文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