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希望,他們思維活躍、敢想敢干,充滿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同時也面臨斗爭經驗少、拒腐防變“免疫力”需要增強等問題。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作風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復性,必須以打攻堅戰、持久戰的決心和恒心,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真抓實干,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這一重要指示,進一步深刻闡明制定和實施中央八項規定、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釋放了作風建設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的強烈信號,宣示了黨中央一錘接著一錘敲、一年接著一年抓的堅定決心。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增強黨性,重在堅定理想信念,鑄牢對黨忠誠,厚植為民情懷,純正道德品質,保持清正廉潔,這為黨員干部增強黨性修養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深刻把握重點所在,把黨性作為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時時、事事、處處自覺加強黨性鍛煉和黨性修養,是共產黨員應有的自覺。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推進自我革命,必須固本培元、增強黨性。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加強黨性鍛煉、黨性修養,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制勝法寶,也是每一個共產黨人的終身必修課。要充分認識黨性在黨的自我革命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切實把增強黨性的要求落到實處,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80年前的9月,當日本政府簽署投降書的消息傳來,舉國上下一片歡騰。面對日本軍國主義的瘋狂侵略,中華兒女用血肉之軀筑起鋼鐵長城,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這一氣吞山河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在規模空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付出代價最大,為人類和平作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我國將隆重舉行紀念活動。回首80年前那場歷經14載艱苦卓絕的偉大勝利,無數中華兒女挺身赴國難、浴血衛山河,不僅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企圖吞并中國的圖謀,更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組織和黨員無論處在哪個層級、擔負什么工作,都應該有自我革命的責任”,從責任落實的全局高度,對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確要求,對于在新的起點上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勇于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和最大的優勢。經常本著徹底的唯物主義精神檢視自身、常思己過,是我們黨永葆生機活力的基因密碼。
珠穆朗瑪巍巍聳立,見證千百年高原風云;雅魯藏布浩浩奔騰,流淌六十載滄桑巨變。8月20日,率中央代表團出席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聽取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匯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大力弘揚老西藏精神、“兩路”精神,堅持嚴管厚愛統一、激勵約束并重,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和各類人才奮發進取、擔當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通過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改革發展攻堅克難重要階段,廣大黨員干部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以昂揚斗志迎接挑戰、以奮進拼搏開辟未來,不斷奪取新時代偉大斗爭新勝利。
警示教育是全面從嚴治黨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一環。使警示教育入腦入心、直抵人心,要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不斷提升針對性、實效性和感染力。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強身治病、保持肌體健康的銳利武器,也是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每一位共產黨員都要大膽使用、經常使用、用夠用好,使之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一種責任,使這個武器越用越靈、越用越有效果。
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作風問題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這個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取決于理論滿足現實需要的程度,理論作用發揮的效度取決于理論見諸實踐的深度。”理論聯系實際,是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之一,是黨領導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勝利的重要保證。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秉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作風,自覺學習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推動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豐富實踐,意義重大而深遠。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增強黨性,重在堅定理想信念,鑄牢對黨忠誠,厚植為民情懷,純正道德品質,保持清正廉潔。”決定一個人如何的是品行,決定一名黨員如何的是黨性。黨性作為政黨固有的本質屬性,是黨的性質、目標、宗旨、作風、紀律等在黨員身上的具體體現,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是黨性修養的重要內容。
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是我們黨選人用人的重要標準。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增強黨性,重在堅定理想信念,鑄牢對黨忠誠,厚植為民情懷,純正道德品質,保持清正廉潔。”涵養高尚的道德品質是我們黨對黨員干部的一貫要求,只有不斷加強黨性錘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深刻指出,“增強黨性,重在堅定理想信念,鑄牢對黨忠誠,厚植為民情懷,純正道德品質,保持清正廉潔。”這為黨員干部在新形勢下加強黨性修養、提升思想境界指明了方向。
“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面對黨旗,舉起右拳,每一位共產黨員在入黨時都曾進行過這樣的莊嚴宣誓。鏗鏘有力的“對黨忠誠”是發自內心的承諾,更是共產黨人代代相傳的精神基因。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進自我革命,必須固本培元、增強黨性”,并鮮明指出,“增強黨性,重在堅定理想信念,鑄牢對黨忠誠,厚植為民情懷,純正道德品質,保持清正廉潔”。其中打頭的要求,就是堅定理想信念。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工作報告提出,要持續深化“逃逸式辭職”治理。紀檢監察機關緊盯這一現象,聚焦重點人員、重點崗位、重點領域,豐富監督手段、扎緊制度籬笆、深化廉潔教育,推動查治結合、系統施治。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山西考察時指出,必須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強調要發揚自我革命精神,落實管黨治黨責任,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正風肅紀反腐相貫通,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近日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老百姓的感受在哪方面最強烈,大家一定不要忽視了。‘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知曉群眾反映回遷房項目建設存在質量、逾期回遷等問題,且在收到上級轉辦件的情況下還不重視,不及時調度跟蹤,造成不良影響。日前,吉林省紀委監委通報的一則黨員干部因不作為慢作為,督辦解決群眾信訪訴求不力,受到嚴肅處理的案例使人警醒。
力量生于團結,幸福源自奮斗。日前出版的《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文章強調,能團結奮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團結奮斗的政黨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只要在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了解實際,就要掌握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強調“聽真話、察真情,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不能搞作秀式調研、盆景式調研、蜻蜓點水式調研”。如何改進調查研究?既要求深,也要求實;少看“花瓶和盆景”,多看“后院和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