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章明確規定,黨的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委員會實行巡視制度。新形勢下,省區市巡視工作要不折不扣貫徹中央巡視工作方針,形成中央和省一級巡視工作上下聯動、全國“一盤棋”
成果運用是影響巡視生命力的關鍵因素。在當前遏制腐敗蔓延勢頭的階段,更好發揮巡視在黨內監督中的重要作用,就要把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的要求落實到巡視成果運用中,對巡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改進中央和省區市巡視制度,做到對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全覆蓋。全覆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表明黨內監督沒有例外、不留空白,這本身就是震
黨中央強調,巡視要發現問題、形成震懾。巡視是給黨的肌體作“體檢”,要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劍指問題。無論是常規巡視還是專項巡視,這個目標都不變,必須始終堅持、不能動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必先全面從嚴治黨。巡視是從嚴治黨的重要手段,是反腐敗斗爭的利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進一步明確了巡視工作的方針,要求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鍵在黨。紀律檢查機關要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深吃透,在實現黨的歷史使命中找準職責定位,以永遠在路上的精神,踩著不變的步伐,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首先必須全面從嚴治黨。能否按照“四個全面”的要求做好紀律檢查工作,取決于紀檢干部對總體形勢的駕馭和對工作任務的把握。要轉
“四個全面”是我們黨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戰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總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全面從嚴治黨是各項工作順利推進的
形勢認識不清,任務就難以落實。“依然嚴峻復雜”的形勢,就是“四大考驗”、“四種危險”的具體表現。如果看不清這個形勢,就認識不到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意義和現實緊迫性,推進
黨中央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深沉的使命憂患感、頑強的意志品質,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成績有目共睹。但是,遏制腐敗蔓延勢頭的任務尚未完成,這個目標決不能有絲毫
有什么樣的形勢就有什么樣的任務。認清形勢,是作出正確決策的前提,也是掌握規律、贏得勝利的條件。落實好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精神,就必須冷靜清醒、實事求是地分析判斷形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全面深化
誰來監督紀委?這是黨內和社會上都很關注的問題。監督面前沒有特殊群體,監督別人的人更要帶頭接受監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自覺、主動、嚴格地把自身置于被監督之中,強化自我監
深化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表態期已經過了,現在要的是行動、是落實。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須臾不可懈怠,要立足工作實際、立行立改,從具體問題抓起。只要符合中央精神、看準了的事
改革必然是“里子”的變革、內涵的深化,必定要觸動體制機制。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就是要從體制機制上解決制約反腐敗斗爭向縱深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保障紀委更好地履行黨章規定的職
改革必須求真務實、實踐探索,重在落實。推進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不能只強調客觀原因、坐等條件成熟,不能搞成發文件、寫講話。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從具體問題改起
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是姊妹篇,體現了破與立的辯證統一。紀律檢查機關貫徹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化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要立足本屆任期,堅持立行立改
評“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進入實現民族復興關鍵階段的中國,時間尤顯匆匆。
轉職能、轉方式,必須靠優良的作風作保障。作風不轉變,轉職能、轉方式就很難到位,成果也難以鞏固。打鐵還需自身硬。
改革創新是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紀檢監察機關轉方式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勞永逸。深化“三轉”永無止境。要根據形勢和任務變化,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進組織制度創新,改進方式
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工作報告的標題把“聚焦中心任務”放在首位,就是要求紀律檢查機關根據黨章規定和中央要求,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緊緊圍繞監督執紀問責,全面提
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是中央紀委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是根據黨章規定、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任務,與時俱進提出的工作要求。
作風問題看似事小,實際上是天大的事。沒有好的黨風作保障,我們黨就難以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就無法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的十八大閉幕不到一個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思熟慮,把制定八項規定作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開篇之作,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