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8月,李初從作戰部隊團政委一職轉業到原思茅縣武裝部工作,1986年8月起擔任縣紀委書記,直至2003年退休。據李初回憶,在當年的黨代會上,黨員代表們對他的離任幾乎都投了反對票
?許多,中共黨員,普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計劃生育協會的一名公務員。從2000年起,許多就投身艾滋病防治一線,十九年來,她的工作崗位換了多次,但都和這一工作分不開。
十年來,從“張姐”到“張阿姨”,從鎮團委副書記到團縣委副書記,年齡不斷增長,工作崗位不斷變換,始終不變的是張丁琪一直以來努力成為一個能被青年當做知心朋友的團干部的初衷,是
“人生易老天難老,四十二載轉瞬消——運行42年的列車終于到站了!”這是紅河州建水縣公安局紀檢戰線上去年8月剛退休的老干警鄧聲杰發自肺腑的感慨,“軍旅20載,從警22春秋,歷經歲
他十年如一日,始終堅守在執紀審查一線,先后參與和具體負責審查復雜案件300余件。他始終不忘初心、保持本色,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融入到鐵面執紀的實際行動中,為思茅區政治生態的
和先念,男,納西族,1972年7月生,1994年8月參加工作,200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迪慶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財政局原局長,2017年10月24日,在生死攸關的瞬間奮力推開同事,把生的希望
他,身穿深色上衣,在村村寨寨來回穿梭,查閱脫貧攻堅檔案材料,走村入戶了解困難群眾生產生活情況,實地察看脫貧攻堅項目建設,在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脫貧攻堅路上用實際行動
一路走來,史進始終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都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贏得了群眾的贊譽,得到了上級的認可,曾先后5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6次被市、縣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近日,在由云南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人社廳、省公務員局舉辦的第六屆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評選表彰活動中,被記“一等功公務員”。
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沒有轟轟烈烈的偉業,有的只是13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和無私奉獻。為了喚醒和挽救一個個迷失的靈魂,谷志偉為監獄事業耗盡了最后一絲精力,倒在了工作崗位上,用生
今年“三八”婦女節前夕,祥云泰興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紅艷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面對這一殊榮,她感恩地說:“榮譽是對我過去的努力和奮斗的認可
張桂瓊已經在云南省騰沖市檢察院工作了34年,其中有27年奮斗在控告申訴檢察崗位。“張姐27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從事控申接待工作,精雕細琢做好控申接待這件事,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老接
時至深秋,大地已陸續換上了金黃色的外裝。然而,在騰沖市中和鎮高田社區大嶺崗傈僳山寨,綠油油的中草藥續斷、何首烏卻長勢正盛。看到傈僳鄉親們正在為中草藥施肥除草,高田社區駐村
“小時候,就想當個醫生,和父母一樣去治病救人。從沒對經營管理感興趣,卻被逼上梁山挑起了‘騰藥’的大旗,這一扛,就是20多年……”做過兩年半知青的李筱玲,1971年走進騰沖制藥廠
何祖成走了,倒在了他無比熱愛的土地上。但他身上體現出來的為民精神將永遠屹立不倒!為了讓貧困群眾過上好日子,還有更多的扶貧干部將前仆后繼,接下何祖成未竟的事業,為民謀幸福,
他付出的是青春和汗水,收獲的是組織的信任,贏得的是社會的安寧和老百姓的贊揚。
如果你的工作經常需要面對危險,如果你的工作經常需要“得罪人”,如果你的工作經常沒時間陪伴家人,如果有更好的工作機會擺在你面前,你會怎么做?你愿意在一個海拔3400米的小縣城服
他是殘疾人脫貧的典型人物,他作為云南殘疾人的唯一代表到北京,在國務院扶貧辦和中國殘聯舉辦的貧困殘疾人脫貧事跡報告會上發言,他背負的故事經中外媒體報道后感動世人,他是云南的
他是同事眼中“有信仰、有擔當”的領頭雁,是朋友眼里“特別能吃苦”的黨員干部。在全鄉近900戶5700多名各族群眾心目中,他是兒子、是兄長、是朋友、是恩人……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脫貧致富只有用勤勞的雙手來實現。作為一名村干部就應該與群眾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為群眾播下一粒脫貧致富的“種子”,送上一碗生根發芽的
面對腐敗問題,他敢于亮劍;面對打聽說情,他執紀如山。從2010年前投身紀檢工作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戰斗在這個看不到“硝煙”的反腐戰場上。他既是攻堅克難的辦案能手,也是治病救人
漫步堅果樹林間,悉心設計參觀考察路線;站在偌大的會議中心,謀劃會場布置、議程安排……云南堅果行業協會會長,云南云澳達堅果開發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陳榆秀最近有點忙。20
在美麗的孔雀之鄉德宏,說起國家水稻德宏綜合試驗站站長、德宏州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二級研究員董保柱,不僅德宏的、云南的、緬甸的農民和普通城市居民都種過、吃過他選育的優質軟米。
2018年9月23日,紅河州優秀鄉土人才、建水縣甸尾鄉鐵所村老金山二組農民、建水縣福新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兼黨支部書記姚美秀被評為“全國十佳農民”。
“心底(地)善良,熱情待人,無私奉獻,你是多彩(才)多藝的塔城一支(枝)花。贊贊贊。”這是8月底的一天,維西縣塔城鎮塔城村婦聯主席和金梅收到一位村民發來的微信留言。這條留
一位曾在昆明從警16年的“老警務”,12年黨齡的老黨員,選調回騰沖后,及時擺正位置,甘當新兵蛋子,從零開始,短短一兩年間,又迅速成長為北海派出所的業務骨干。他就是楊定榮,現任
任國富,這個65歲樸實、憨厚的農家漢子,憑著一身膽氣和豪氣,敢想、敢闖、敢干,憑著共產黨員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以“交代”二字,帶領群眾真抓實干,把一片荒山變成了果園,以其
離玉溪市通海縣發生5.0級地震已經過去10天了,公路上的車輛來來往往,救災和恢復重建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
今年35歲的趙雙系云南昭通交通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昭交集團”)合同制駕駛員,從事交通客運九年。
在孟連縣,流傳著女企業家余靜創業不忘故土,致富不忘鄉鄰的佳話。這些年,身為孟連昌裕糖業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的她,在打拼事業的同時,以實際行動詮釋著飲水思源的感恩情
工作近20年,不論是當年初出茅廬還是如今麻辣老練,不論是在縣級機關還是鄉鎮紀委,不論是普通干部還是領導崗位,他始終全身心撲在工作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崇高理想
他,不是在下鄉,就是在下鄉的路上;他,始終與人民群眾心連心,遇到急難險重的工作,他總是沖在一線;以扎實擔當的工作作風,全心扎根基層,服務基層。他就是富巖鎮黨委副書記張東海
他30多年來,始終堅持“聽黨話、跟黨走”的理念,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作榜樣,帶領邊境拉祜族同胞轉變發展觀念,用科技增收致富,1987年他被省綠化委員會表彰為“綠化先進工作者”,1994
大雨初霽,蔚藍的天幕上綴滿了亮白的云,放眼望去,嶺脈綿亙、層巒疊翠。這里是全國最大的佤族聚居縣——滄源佤族自治縣。縣西、南兩面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達147公里。縣城小,常住人
在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酒井鄉勐根村老達保村,人們總會看到一個扎著馬尾辮,背著吉他,臉上蕩漾著笑容的拉祜女子,她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卻用粗糙的手指彈奏出旋律優美的天籟之音。她就是
1972年,饒云生于玉溪市新平縣新化鄉;2017年,當選為新平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同年10月19日,他在前往戛灑鎮調研脫貧攻堅工作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受傷,經搶救無效,不幸因公殉職。?他的
黃苑黎,騰沖一中正高級教師,云南省優秀教師,云南省教育廳認定為學科帶頭人,保山市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連任三屆年級組長和十一屆班主任,默默地譜寫著季節的春華秋實。她始
6月底的雪域高原,雨后初霽,山花爛漫。沿著崎嶇的盤山小道,記者來到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縣葉枝鎮同樂村。
他帶領巖頭村村民在懸崖峭壁上執著苦干十二年,打通了最后一公里脫貧致富路。路通了,他又謀劃著村里的產業發展,為的是能讓村民早日擺脫貧困。他就是被稱為“現代愚公”、大山深處不
付發祥,隆陽區板橋鎮沙河廠小學唯一的老師,1986年從保山師范學校畢業后就在沙河廠扎下了根。
說起他,同事們為他點贊,一些接觸過他的群眾也不禁豎起大拇指。2014年,范思權調入縣紀委后,主辦或參與查辦案件89件138人,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1300余萬元。2018年1月,他被省紀委省
1月21日,年僅59歲的李祖彪不幸病倒在扶貧工作崗位上,終因病情過重,于2月17日凌晨永遠地閉上了眼睛。3月6日,中共巍山縣委追授李祖彪同志“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這位被當地干部群眾
鄧洪明自1991年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堅守在反腐第一線已達27年,他,勇于打“虎”拍“蠅”,敢于較真碰硬;他,牢記職責使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著“忠誠、干凈、擔當”。
她,是一個積極樂觀的人,無論面對工作的壓力還是身體的不適,仍然保持微笑,坦然面對挫折。她就是滄源縣紀委常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楊玉芝。
自1980年到五華區環境衛生管理處工作以來,他在環衛一線工作崗位上已經奉獻了三十六個春秋,與環衛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的人生價值給環衛職工樹起了光輝的典范。他就是五華區環境衛
永昌小學作為保山市第一家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評定的云南省現代教育示范學校,近年來以其獨特的“和美”辦學理念,“現代化、小班化、寄宿制”的辦學特色,逐漸成為保山市基礎
面對群眾工作,他總是帶著深厚的感情,對群眾上訪事件和一些棘手的案件,他從不躲讓回避,始終做到認真履職,真正為群眾辦實事,用清風正氣樹立起了紀檢監察干部的崇高形象。他就是中
這就是魏華,一個艱苦創業求發展的致富領路人!一個永不停歇為群眾謀福利的好村官!一個致富不忘鄉親、慷慨扶貧濟困救災的老黨員!一個農村黨員干部中“四講四有”的典范!
楊廷相是真峰村小新寨組護林員,曾在1991年榮獲“全國自強模范”光榮稱號。入黨46年來,他拄著自制的短小拐杖為鄉親們守護山林30多年,以窩棚為家,以樹林為伴,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
?李正華帶領群眾發展產業,脫貧致富,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自我修養潛移默化影響著村風民風,他就像大山深處的一股清流,潤物細無聲。
在紀委工作的15年里,魏大興同志不忘初心始終堅持一心一意跟黨走的理想信念不動搖,始終牢記位卑未敢忘憂國!工作中敢于面對現實,敢于面對挑戰,敢于大膽履行執紀監督職責,用自己的
他在貌似“不起眼”、始終“無成績”的平凡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因工作踏實認真,成績突出,先后被評為硯山縣人民法院“先進個人”“優秀公務員”等稱號,2015年被硯山縣委、縣人民政
他曾經是一名人民警察,執法如山;他曾經是一名檢察官,公正司法;他現在是反腐敗戰線的一名先鋒戰士,鐵面執紀。他是家人同事眼中的工作狂,干部群眾心中的貼心人。他務實肯干有思路
在調解中,他始終把工作重點放在“防”字上,采取措施,抓早抓小抓苗頭,確保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的作用。發現矛盾糾紛后,立即組織力量進行有效化解,做到早發現、早解決,堅持調防結合、標本兼治。
如果說反腐斗爭是一條荊棘密布的路,那么他就是這條路上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的勇士。自2011年擔任鳳慶縣紀委書記以來,諸多貪腐人員在他手中一一落網!他先后組織紀律審查191件,查處
說他是個“官”,可他每天不是忙著幫五保老人診治傷風感冒,就是幫他們剃頭剪指甲,照顧生活起居,沒有一點官樣子;說他是個“兵”,可他帶著6名職工和51位五保老人,靠種地、養豬、
這位被村民們親切稱呼為“楊書記”的干部,名叫楊紹昌,中共黨員,現齡57歲,是雙江縣委政策研究室的一名干部。2015年9月,臨近退休的他,被組織選派沙河鄉陳家寨村擔任脫貧攻堅駐村
高永梅工作上一絲不茍、心系群眾,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時刻用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用善洲精神激勵自己,她是群眾的貼心人,是布朗山寨脫貧攻堅路上的“護航
他性格豪爽,為人正直,甘于奉獻,工作勤奮,親切和藹,光明磊落,同事們都親切的稱他為“瑤哥”,他就是富寧縣紀委派駐縣教育局紀檢組長潘朝東,一位來自邊遠山區的瑤族紀檢監察干部
平凡而不簡單。工作中任勞任怨、勤勉敬業的沈祥聰,多次被單位授予“先進個人”和“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5年2月被省高級人民法院授予“全省法院優秀干警”榮譽稱號。2016年1月被最
2013年8月,楊明貢作為執紀審查骨干從騰沖審計局選調到騰沖市紀委工作,先后擔任紀檢監察室干部、黨風室主任、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主任。他堅持原則、無私無畏、
2016年2月,陳良海到彌渡縣密祉鎮擔任扶貧工作隊長、蓮峰村第一書記。在擔任扶貧工作隊隊長期間,他認真學習扶貧政策,強化責任,盡心盡責,認真摸清鎮情村情,竭盡全力“找出最窮的
尹興留,現任騰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城南中隊中隊長。從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28年來,始終牢記服務宗旨,立足交通管理崗位,堅持嚴格執法,熱情服務,廉潔奉公,愛崗敬業,以對人民群
在地母圣境、世外桃源廣南,人們時常看到這樣一位中年婦女,一頭烏黑微卷的短發,一身黑白素雅的著裝,猶如一朵純凈的君子蘭,淡雅地微微開放。她每天穿梭于城區與鄉村、單位與部門之
從2004年當選沙力村主任至去世,楊大林當過一屆主任、兩屆書記兼主任,一屆黨總支書記。整整13年,他把青春全部奉獻給了這個高寒貧困山村,他用生命詮釋對黨的忠誠。
“這些都得益于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得益于州審計局的真心幫扶,得益于何局長真心為老百姓辦實事!”丘北縣膩腳鄉架木革村村民談到村里的變化時感慨地說。其中所提到的何局長,是州審計
全國初中語文課堂大賽先進個人徐艷珠,把教育工作當作了一個用愛心、耐心、關心、細心、熱心的堆砌來贏得孩子們的親近、感激、尊重和愛戴的偉大工程,她把滿腔的熱血獻給了她摯愛的孩
高原的陽光如同沒有邊際的瀑布,從延綿橫亙的高黎貢山上空傾瀉而下,潑灑在奔涌的怒江水面上,在峽谷之底泛起一道道耀眼的金光。邊城瀘水,就坐落在這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江山合抱之
30余年,釧祚能始終堅持公正司法,依法辦案,曾榮立人民法院三等功三次,先后十二次獲選騰沖市人民法院先進個人,六次取得騰沖市人民法院先進黨員榮譽稱號,2016年被評為騰沖市先進共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陶保煥2015年被評為云南省第四屆“百姓最喜愛的人民警察”,榮立個人一等功;2016年當選云南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2017年,被評為“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捧著
李光鵬,2011年7月大學畢業后,毅然回鄉進入寧洱縣勐先鎮宣德村委會從事文書和村團支部書記工作。2013年和2016年村級組織換屆中都高票當選宣德村主任。老百姓提起李光鵬,都夸他工作
面對嘉獎和贊許,他只有一句話:“我今天所獲得的這些榮譽是組織的關心和戰友的支持,我做的都是本職工作,我會一如既往盡力做好!”
成績不能滿足,名譽催人奮進。作為一名教師,覺得自己始終要踐行為人之道,從師之道。特別在實施教師績效考核的今天,他覺得教師更要講敬業和奉獻。他也正是這樣做的,堅守著三尺講臺
扎根“麻風村”31年,教出10屆100多個畢業生,用知識照亮大山孩子的前程,這位堪稱偉大的老師,叫農加貴。
今年8月4日,中共中央紀委對全國各地在紀檢監察工作中表現突出288名紀檢監察干部授予嘉獎獎勵。紅河州彌勒市新哨鎮紀委書記楊艷樺因工作成績突出,從全州1260多名紀檢監察干部中脫穎
在羅平縣馬街鎮松毛村委會,一條條寬闊整潔的水泥路,一棟棟寬敞亮麗的新樓房,一張張幸福快樂的笑臉,處處洋溢著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然而10多年前,松毛村是一個戴有“落后”“貧窮
余勇在州檢察院從事公訴工作將近20年,他曾經連年創下全院公訴處辦案數量最多,承辦疑難案、復雜案最多的紀錄。他熱愛檢察事業,以查找真相、秉公執法為原則,認真履行職責,維護群眾
張云紅,一個帶領鄉親們走上致富路的普普通通的中草藥種植戶,歷經無數次的失敗,終于實現了愿望,取得了成功。他用埋頭苦干、創新實干、率先垂范的瀘西精神,譜寫了在大山深處、在窮
在富源縣醫護工作隊伍中,有這么一位醫生,30多年來,為了讓每個新生命順利誕生、每對父母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她兢兢業業、刻苦鉆研,將“白衣天使”的光榮稱號鐫刻在每一次接診、每
在“西疇精神”發源地蚌谷鄉,共產黨員、海子壩村民小組長謝成芬帶領鄉親們打基礎、興產業、建新村,10余年來一直默默奉獻著。2009年7月,查出患有乳腺癌的她仍然抱病帶領鄉親們抗旱
27年如一日,鄭飛始終堅守“在崗就要愛崗,愛崗就要敬業”的初心,秉承鉆研技藝、認真專注、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和職業精神,在冶金爐窯修理鉗工、火法精煉結晶操作工等不同
大理州漾濞縣第一中學的教師張海鷹,在平凡的崗位上,傾注智慧與愛,默默把知識的營養輸送給學生,讓他們開出美麗的花朵,讓廉政文化在校園里綻放。今年2月,她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
2008年獲云南省勞動模范,2011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獲“全國勞動模范”……榮譽面前,肖智偉想到的首先是責任。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后,肖智偉說:“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
他是一名布朗族法官,32年扎根于他生長的沃土,始終不渝把公平與真情灑滿養育他的這片土地。長年的基層法庭工作鍛造出他的堅毅和果敢,面對法律他心如平鏡、面對群眾他真情不渝、面對
一座普通的橋在洶涌的洪水中突然垮塌,一個在風雨中匆匆離去的身影,頃刻間在村民心中立起一座永恒的豐碑。陳紹祥瞬間定格的生命,在洪流中得到永生。
麒麟區三寶供銷(股份)合作社任主任田潤,三十余年扎根基層,通過牢牢抓住群眾需要和市場機遇,率領股東和職工,把一個負債累累、幾近關門歇業的企業帶出經營困境,成為行業的標桿。
一個榜樣家庭,凝聚萬千力量。董國富的家庭用實際行動為無數家庭構筑起了幸福夢,也詮釋了家庭美德的實際內涵,彰顯了一位普通黨員干部崇高真摯的家風家訓,弘揚了共產黨人的家庭觀、
張靜陶老師的一生短暫而豐厚、樸實而光華。她時刻牢記著自己是一個人民教師,愛業、敬業,嚴謹專業;她時刻牢記著自己是一名中共黨員,樂業、勤業,無私奉獻。歲月無聲,追憶永恒。張
她曾20多次參加全州、全省、全國和世界性的殘疾人運動會,8次打破世界紀錄,先后共獲得34枚金牌,當選過北京奧運火炬手。因其驕人的成績,李春梅先后獲得了全國“三八”紅旗手、云南
“生命有限如朝陽,為民服務萬古香。”這是沈慶云同志30年前寫在筆記本上的一句話。沈慶云生于1930年,1952年參加工作,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從施甸縣商業局退休,在退休后的
魯金寶常說“老百姓心中有桿秤,誰重誰輕,他們掂量得出來”。在馬龍縣,許多與魯金寶打過交道的領導都知道,他是個敢于說真話的“直腸子”,也是個干事創業的“犟驢子”。
入黨12年,工作7年,對于黨員和法官的身份,吳嫻有自己的感悟,“做一個法官夢的守望者,做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我會一直堅守。”
2005年的某一天,是馮偉珍孩子的生日。那天,快下班的時候,車間突發險情。面對險情,作為一名黨員與技術骨干,她憑著強烈的責任心和一種職業本能,即刻沖到事故現場,指揮大伙迅速切
一名基層黨委書記的理想應該怎樣實現?全國婦女系統勞動模范劉仙同志,用她16年來為群眾辦事,帶群眾致富,腳踏實地,無私奉獻,連聲稱贊的群眾呼聲、用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好日子,給了
張中權老師就是這樣,三十年如一日不畏艱難困苦始終堅守在象圖最偏遠的學校里默默耕耘,教書育人;三十年如一日不被外界優越的環境所吸引,寧愿自己清貧,也要堅持親自用彝族語言和普
他對職業敬畏、對工作認真、對產品負責,不斷追求完美和極致。他無怨無悔的執著堅守、任勞任怨的責任擔當、愛崗敬業的踏實奉獻,譜寫出一個從事機器設備維護修理工作33年、當過28年修
幾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破案神速、愛崗敬業、清正廉潔、樂于奉獻,楊世忠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群眾的普遍贊譽,2012年至2015年多次被評為縣級優秀社區民警,2016年被評為保山市公安局愛
?在滇川藏三省交界處,有一個被稱為云南省工作生活環境最為艱苦的縣叫德欽縣,縣里的梅里雪山被譽為云南旅游皇冠上的明珠,而在山腳下有這樣一株盛開的格桑花,叫和瑞金。她在德欽縣
陳興片采用“探路子、做樣子、教法子”的辦法,集引進、選育、繁殖、推廣、銷售于一體,提供農資、信息、咨詢和培訓,展示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將科技培訓辦進田間地塊,促進農民素質提
楊龍同志一心為民,甘于奉獻,勇于開拓的精神深深感染著馬廠村的廣大黨員群眾,大家都夸贊他是殘疾人的好幫手,困難群眾的貼心人,辦事公道的好主任,馬廠村的好書記。